貴陽市3月底發生數百人感染甲肝事件,截止到22日16時,貴陽市共報告甲肝病人351例,確診330例,疑似21例。4月23日新華網發布消息稱,經衛生部中國疾控中心專家組核查,確認“竹源牌”桶裝水是造成疫情爆發的主因。
隨著人們對飲用水安全的關注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,桶裝水成為了很多家庭飲用水的主要來源之一。貴陽桶裝水事件的發生,給人們敲響了警鐘,桶裝水目前執行的是什么樣的水質標準?桶裝水比自來水更加安全嗎?我們還要繼續飲用嗎?帶著這些問題,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,請他們澄清這些疑問。
太原理工大學的崔玉川教授說,目前,和飲用水相關的水質標準有四個:《瓶裝飲用水純凈水標準》(GB17324-1998)、《飲用天然礦泉水水質標準》(GB8537—1995)、《飲用凈水水質標準》(CJ94-2005)、和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(GB5749-2006)。而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桶裝水主要分純凈水和礦泉水兩類,前兩個標準分別針對這兩類水制定的,相對來說或比后兩者更加嚴格。所以,達標的桶裝水飲用是安全的。但是,崔玉川提出,長期飲用純凈水對老年人和孩子身體健康是不利的,但是天然礦泉水對人體來說是非常好的。
既然有這么多的標準來規范飲用水市場,為什么還會發生貴陽的桶裝水事件呢?崔玉川認為,桶裝水安全隱患不外乎三個方面:水源的問題、制水工藝過程(如最后的如毒不合格,等)和灌裝過程。純凈水水源一般為自來水,而礦泉水肯定為天然礦泉水,所以水源問題一般在礦泉水容易出現,一位參與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專家也提出,所以從水源角度來看,純凈水比礦泉水要安全。
貴陽的事情是偶然事件,這位專家指出,他說,從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便加強了飲用水衛生檢查,水質合格率逐年提高。同時,合格水廠的桶裝水制水工藝非常嚴格,一般不會出現水質問題。當然,為了保證桶裝水的衛生安全,應該在3天內喝完,他強調。對于飲水機污染的問題,這位專家說,目前還沒有發生因為飲水機導致的水污染事件,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要注意飲水機的清潔、消毒問題。
據了解,衛生部4月18號已發出緊急通知,要求各地立即開展桶裝飲用水監督檢查。貴陽的桶裝水事件是一個警示,希望各地的桶裝水安全督查工作能夠常抓不懈,這樣的“偶然事件”不要再出現!